贵州省新增耕地核定技术指引(试行)


发布时间:

2022-08-3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新增耕地指标管理,确保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新增耕地指标数量真实、质量可靠,指标信息可追溯、可跟踪,指标管理符合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uedbet体育投注》(以下简称本指引)。

1.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2017年1月1日以来,全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组织实施或批准实施以及社会主体自主实施产生新增耕地指标的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类型项目(以下简称“各类项目”)。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按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规定执行,形成的新增耕地指标复核确认适用本指引要求。

历史遗留矿山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2017年1月1日以前由耕地开垦费投资或自行占补已实施尚未竣工验收的土地整治等项目参照执行。

2.法律及政策依据

本指引依据下列法律及政策中的条款制定。凡未注明日期的法律及政策,其有效期版本适用于本指引。

(1)《365bet体育投注》(2019年修正案)

(2)《uedbet体育投注》(中发〔2017〕4号)

(3)原国土资源部《365bet体育投注》(国土资规〔2017〕13号)

(4)原国土资源部《uedbet体育投注》(国土资发〔2018〕31号)

(5)自然资源部办公厅《uedbet体育投注》(自然资办发〔2020〕51号)

(6)省国土资源厅《uedbet体育投注》(黔国土资发〔2018〕8号)

(7)《365bet体育投注》(黔农函〔2019〕52号)

3.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引内容引用了下列标准规范中的条款。凡未注明日期的标准规范,其有效期版本适用于本指引。

(1)《uedbet体育投注》(TD/T 1013-2013)

(2)《365bet体育投注》(GB/T 28407-2012)

(3)《365bet体育投注》(GB/T 30600-2014)

(4)《365bet体育投注》(GB/T 72010-2017)

(5)《365bet体育投注》(TD/T 1054-2018)

(6)《365bet体育投注》(TD/T 1055-2019)

(7)《uedbet体育投注》(试用)

(8)《uedbet体育投注》(试行)

4.术语及定义

4.1新增耕地指标

由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批准实施或组织实施以及社会主体自主实施的各类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产生的,经审核认定可用于占补平衡的新增耕地统称为新增耕地指标。新增耕地指标分为新增耕地数量、新增水田规模和新增粮食产能三类指标,实行分类管理、分别使用。

4.2田坎

梯田及梯状坡地耕地中,主要用于拦蓄水和护坡,宽度大于或等于1.0m。

4.3田坎系数

耕地坡度大于2°时,田坎面积占调查图斑总面积的比例。

4.4新增耕地面积(净增耕地面积)

指项目竣工验收后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实施中占用的原有耕地面积而计算出的净增加耕地面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5图斑面积

指地类图斑多边形边界内部所有地类的面积(如地类图斑含岛、孔,则扣除岛、孔的面积)。

4.6图斑地类面积

是指图斑面积与扣除地类面积的差值。

4.7农用地质量分等

在全国范围内,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稳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等别综合评定的过程。

5.新增耕地来源认定

5.1允许类

未利用、低效利用和闲置、损毁、退化的非耕地地类可作为新增耕地来源。包括其他草地、裸土地等宜耕未利用地,工矿用地、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田坎、农村道路、坑塘水面、沟渠等除耕地以外的农用地。通过提质改造为水田的旱地、水浇地可作为新增水田的来源。

开发未利用地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在规划划定的可开垦的区域内,经依法批准后进行。禁止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侵占江河滩地。

历史形成的未纳入耕地保护范围的园地、残次林地等适宜开发的农用地,经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自然资源、林业、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省自然资源厅委托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复核认定后可统筹纳入整治范围。

5.2禁止类

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地形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已经或者规划的生态退耕区域、水利工程和河湖管理范围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开垦的区域内的土地不得作为新增耕地指标来源。

5.3限制类

项目区建设范围原则上不能与已备案项目的建设范围重叠,同一建设范围新增耕地指标只能申请核定一次。

坡度大于15度的区域,不宜开垦为水田;主要以抽取地下水方式灌溉的区域,不宜开垦为水田。

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公布后,按国家对新增耕地来源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6.核定内容及方法

6.1核定内容

6.1.1项目合规性

将项目的新增耕地范围线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城镇开发边界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已批准的建设用地、已经或者规划的退耕还林区域、水利工程和河湖管理区域、大于25度陡坡耕地进行比对分析,不得重叠。

6.1.2新增耕地合理性

新增耕地来源应符合相关规定。

来源于田坎的,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和相应的工程措施,实施前的田坎面积不能大于依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田坎系数计算的田坎面积。

新增耕地区域和提质改造区域都应满足水田田面坡度不宜超过1°,旱地土面坡度不宜超过10°,项目须配套相关工程措施并满足《uedbet体育投注》的相关要求。

6.1.3资料规范性及数据准确性

根据项目建设主体提交的新增耕地指标核定资料及项目实施前、竣工后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或无人机航拍影像等材料,对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对新增耕地数量、新增水田、新增粮食产能等数据准确性、关联性以及逻辑合理性进行核查,确保图文表数据一致。

耕地质量等别、新增粮食产能计算暂依据现行的农用地分等相关规程与技术流程评定,“三调”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发布后按新要求进行评定。

6.2核定方法

6.2.1地类认定

项目区地类认定按照《365bet体育投注》(GB/T 21010-2017)、《365bet体育投注》和《uedbet体育投注》(试用)、《uedbet体育投注》等明确的调查认定标准执行。

开工前地类认定:依据项目开工前最新的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量数据确定;

竣工后地类认定:依据项目竣工图以及相关实地调查测量成果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运用遥感技术等对竣工后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认定。

6.2.2面积认定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情况,依据土地变更调查及相关技术要求,对项目建设前后耕地面积进行调查并认定,单位为公顷。新增耕地面积计算方法如下:

(1)开工前耕地面积(S前)计算

依据开工前最新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结合实地测量数据计算耕地面积。

式中,S前指项目开工前项目区内净耕地面积,n是项目区内基于不同地类、地形等因素划分的核定单元总个数,Si指项目开工前第i个核定单元耕地毛面积(含田坎),Ri指项目开工前第i个核定单元的实地测量田坎系数。

Si总指项目开工前第i个核定单元图斑总面积,Si非耕地指项目开工前第i个核定单元非耕地图斑面积,Si线状指项目开工前第i个核定单元耕地图斑中非耕地类的线状地物总面积,Si零星指项目开工前第i个核定单元耕地图斑中非耕地类的零星地物总面积。

(2)竣工后耕地面积(S后)计算

项目竣工(或验收)后,基于实地调查测量形成的项目竣工图计算耕地面积。所有地物不能以线状地物和零星地物表示,均应以图斑形式落实到项目竣工图上。

式中,S后指竣工后项目区内耕地净面积,n是项目区内核定单元总个数,Rj指竣工后第j个核定单元田坎系数(通过实测得出),Sj指竣工后第j个核定单元耕地毛面积(含田坎),Sj总指竣工后第j个核定单元图斑总面积,Sj非耕地指竣工后第j个核定单元非耕地图斑面积。

(3)新增耕地面积(S)计算

新增耕地面积由项目建设前后耕地面积之差得到:

式中,S指新增耕地面积。

(4)新增水田面积计算

新增水田面积=新增耕地中水田面积+旱地改造为水田面积+水浇地改造为水田面积

(5)提质改造耕地面积

提质改造耕地面积指项目实施提质或改造的耕地面积,面积为公顷。

6.2.3质量评定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评定。项目区内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按照不同核定单元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直接采用项目开工前最新的耕地质量评定成果,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按照不同核定单元采用面积加权平均计算。项目区内耕地(含新增耕地和提质改造耕地)平均质量等别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为项目区内耕地平均质量等别,n是项目区内核定单元总个数;Ki为第i个核定单元的耕地质量利用等别,Si为第i个核定单元的耕地面积。

6.2.4产能核算

根据评定的耕地质量等别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相关技术要求核算产能,单位为公斤。

新增产能=新增耕地增加的产能+提质改造耕地增加的产能

新增耕地增加的产能=(D—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新增耕地面积×15×100

式中,D指产能计算常数,D=16。

耕地提质改造增加的产能=(提质改造前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后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提质改造耕地面积×15×100

7.新增耕地指标核定流程

新增耕地指标核定工作按照核定申请、县级初核、市(州)审核、省级复核的工作流程开展。具体内容见附件1。

7.1建设主体申报

各类项目建设主体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向所在地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新增耕地指标核定申请,并提供核定所需的有关数据、资料。

资料主要包括:新增耕地核定工作表、项目基本信息及相关说明、耕地质量等别报告、验收意见、竣工测量技术报告、资料真实性承诺书、图件(范围线、项目区竣工图、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耕地质量评定因素表、CAD格式项目竣工图等,新增耕地来自于未利用地开发、复垦的各类项目另需提供项目区土壤污染环境质量状况评估报告,后续管护措施。文档格式、归类方法等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

图件应包括:项目区范围线、新增耕地区域范围线、新增水田区域范围线、新增水浇地区域范围线、新增旱地区域范围线、旱地改造为水田区域范围线、水浇地改造为水田区域范围线、旱地改造为水浇地区域范围线、耕地质量提升区域范围线;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区竣工图等。图件为shapefile格式,坐标系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图件属性结构表见附件5、附件6。

7.2县级初核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各类项目建设主管部门提交的新增耕地指标核定申请资料,采取内业核实与外业核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县级初核。

7.2.1县级内业初核

根据相关要求,核查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核查电子资料与纸质资料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逻辑合理性和电子资料格式及命名的正确性;同时对新增耕地数量、新增水田、新增粮食产能等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关联性以及逻辑合理性进行核查,确保图文表数据一致。

7.2.2县级外业核查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经内业核定后,以实施前最新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图、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或无人机航拍影像等科技手段作为工作底图,运用“国土调查云”等平台,通过外业实地踏勘全面核实项目的新增耕地范围、地类、指标来源、配套工程。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通过初核的项目,出具《365bet体育投注》(范本见附件8),填写新增耕地指标核定工作表,将相关资料上报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县级提交资料清单、文档格式、归类方法等详见附件3)。

7.3市级内业审核

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县级提交的新增耕地指标核定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及有效性等进行实质性审核。叠加土地利用现状图、项目竣工图、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等矢量数据,全面审核项目新增耕地、新增水田指标来源是否真实、数据是否准确,新增粮食产能指标计算是否正确等。

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通过审核的项目,出具《uedbet体育投注》(见附件9),填写新增耕地指标核定工作表,将相关资料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市(州)提交资料清单、文档格式、归类方法等详见附件4)。

审核不通过的,明确原因,退回县级。

7.4省级内业复核

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根据提交资料及相关数据开展新增耕地数量、新增水田规模、新增粮食产能指标等数据准确性复核工作。

对通过省级复核的项目,出具新增耕地指标省级内业复核结果表(见附件7)。复核不通过的,明确退回原因,退回市(州)自然资源部门。

7.5系统备案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新增耕地指标核定通过的相关数据资料在“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中进行各类指标备案。

8.外业抽查

8.1市级抽查

市(州)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开展年度外业实地核查。核查项目新增耕地指标来源的合规性、合理性;核实报备新增耕地地类的真实性;参照比对相邻耕地质量等别,核定项目新增耕地指标平均质量等别的可信性;以地块为单位,核定新增耕地地块内非耕地地类情况、新增耕地现有的耕作状况、耕作层现状以及利用管护情况;结合新增耕地地类及报备的工程建设内容,核实田间工程配套实施情况等。

8.2省级抽查

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按照不低于15%的比例开展年度外业实地核查。省级外业复核要对新增耕地指标来源、耕地质量等别、新增耕地利用状况以及配套工程等进行核查,重点核查存在疑问的项目。

外业抽查工作要点详见附件10

9.档案管理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及时做好新增耕地指标核定资料立卷归档工作,严格按照《uedbet体育投注》、《uedbet体育投注》规定的保管期限管理。

附件1 新增耕地核定流程图

附件2项目建设主体新增耕地指标核定提交资料清单

附件3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新增耕地核定资料样式

附件4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新增耕地核定资料样式

附件5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属性表结构

附件6 项目区竣工图属性表结构

附件7 XXX项目新增耕地省级内业复核结果表

附件8 XXX县自然资源局关于XXX项目的县级初核报告

附件9 XXX市(州)自然资源局关于XXX项目的市级审核报告

附件10 外业抽查工作要点

贵州省自然资源厅

XXXX年XX月XX日

附件1

新增耕地核定流程图

附件2

项目建设主体新增耕地指标核定提交资料清单

注:未明确存放路径的其它资料请存放到“基础数据”文件夹下“其他资料”文件夹中。

附件3

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新增耕地核定资料样式

注:未明确存放路径的其它资料请存放到“基础数据”文件夹下“其他资料”文件夹中。

附件4

市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报新增耕地核定资料样式

注:未明确存放路径的其它资料请存放到“基础数据”文件夹下“其他资料”文件夹中。

附件5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属性表结构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长度

小数位

值域

说明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2

图斑编号

TBBH

Char

10

     

3

地类编码

DLBM

Char

4

     

4

地类名称

DLMC

Char

20

     

5

座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30

     

6

座落单位名称

ZLDWMC

Char

100

     

7

坡度级

PDJ

Char

4

 

≥1且≤5

 

8

竣工实测田坎系数

TKXS

Float

6

2

≥0

单位:%

9

图斑面积

TB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0

竣工实测线状地物面积

XZDW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1

竣工实测零星地物面积

LXDW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2

竣工实测田坎面积

TK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3

图斑地类面积

TBDL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4

项目名称

XMMC

Char

200

     

附件6

项目区竣工图属性表结构调整表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长度

小数位

值域

说明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2

图斑编号

TBBH

Char

10

     

3

地类编码

DLBM

Char

4

     

4

地类名称

DLMC

Char

20

     

5

座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30

     

6

座落单位名称

ZLDWMC

Char

100

     

7

坡度级

PDJ

Char

4

 

≥1且≤5

 

8

竣工实测田坎系数

TKXS

Float

6

2

≥0

单位:%

9

图斑面积

TB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0

竣工实测线状地物面积

XZDW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1

竣工实测零星地物面积

LXDW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2

竣工实测田坎面积

TKMJ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3

图斑地类面积

TBDLMJ2

Float

15

6

≥0

单位:公顷

14

地块号

DIKUAI_NO

Char

10

   

与“图斑编号”相等

15

地块名称

PL_NAME

Char

50

     

16

地块面积

DIKUAIAREA

Float

15

6

≥0

与“图斑地类面积”相等

17

用途

PURPOSE

Char

50

     

18

图幅号

MAP_NO

Char

100

   

多个图幅号之间通过顿号进行分割

19

图斑类型

PATCHTYPE

Char

8

   

新增、提质、改造、提质改造

20

地类

LANDTYPE

Char

20

   

与“地类名称”相等

21

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改造前平均质量等别)

AVGGRADE1

Float

15

1

   

22

改造后平均质量等别

AVGGRADE2

Float

15

1

   

23

备注

BZ

Char

2

   

默认为空,如果地块为田坎削减为新增耕地则需要填写为(TK)

24

项目名称

XMMC

Char

200

     

说明:该表通过原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核定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的通知(国土资发〔2018〕31号)与“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新增耕地项目备案坐标格式和要求调整而来,在“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新增耕地项目备案时将多余字段删除即可。

附件7

XXX项目新增耕地省级内业复核结果表

复核单位:贵州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

新增耕地

 

面积
(公顷)

平均质量等别
(1—15利用等)

新增产能(公斤)

新增耕地来源

其中:来源于未利用地开发

其中:来源于田坎削减

小计

         

其中水田

         

其中水浇地

         

其中旱地

         

提质改造耕地

 

面积(公顷)

提质改造前平均质量等别
(1—15利用等)

提质改造后平均质量等别
(1—15利用等)

新增产能(公斤)

小计

       

其中旱地改造为水田

       

其中水浇地改造为水田

       

其中旱地改造为水浇地

       

耕地质量等别提升

       

新增耕地指标(公顷):

新增水田指标(公顷):

新增产能指标(公斤):

复核时间:xxx年xx月xx日

附件8

XXX县自然资源局关于XXX项目

的县级初核报告

XXX市(州)自然资源局:

按照《365bet体育投注》(国土资发〔2018〕31号)、《365bet体育投注》(黔国土资发〔2018〕8号)等文件要求,我县 “XXX项目”县级审查完成,具体核查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主体、立项批复时间、立项批复文号、规划设计批复时间、规划设计批复文号、预算批复时间、预算批复文号,实际建设规模、实际总投资、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建设工期、竣工时间、验收时间和验收文号(针对已验收且下了验收意见的项目)等情况说明。

二、初核时间

XXX项目于XXXX年XX月XX日县级初核完成。

三、合规性初核

1、该项目符合土地整治项目的相关政策要求;

2、该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

3、该项目未与在建项目和已建项目重叠;

4、该项目区内无大于25度陡坡耕地;

5、 该项目符合土壤环境污染防治相关规定(特指开发项目)。

四、资料初核

该项目上报的新增耕地核定资料齐全,项目真实、数据准确、无伪造、编造、篡改等虚假内容,电子扫描资料与纸质资料内容和数据一致,符合新增耕地资料提交要求。

五、图件初核

该项目上报的范围线、项目区竣工图、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无拓扑错误,相关属性字段和制图规范按照《365bet体育投注》(国土资发〔2018〕31号)文件要求制作。

六、审核结果

XXX项目经我局核查,该项目新增耕地核定资料齐全、项目真实、数据准确,图件无拓扑错误、图件制作规范,电子扫描资料与纸质资料内容和数据一致,符合新增耕地资料提交要求。我局对补充耕地核定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同意通过初核并上报市级审核。

XXX自然资源局

XXXX年XX月XX日

附件9

XXX市(州)自然资源局关于XXX项目

的市级审核报告

贵州省土地开发整治中心:

按照《365bet体育投注》(国土资发〔2018〕31号)、《365bet体育投注》(黔国土资发〔2018〕8号)等文件要求,我市(州)XX县的“XXX项目”市(州)已审核完成,具体审核情况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介绍该项目的实施主体、立项批复时间、立项批复文号、规划设计批复时间、规划设计批复文号、预算批复时间、预算批复文号,实际建设规模、实际总投资、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建设工期、竣工时间、验收时间和验收文号(针对已验收且下了验收意见的项目)等情况说明。

二、审核时间

XXX项目于XXXX年XX月XX日上报至我局进行新增耕地核定市(州)审核,于XXXX年XX月XX日完成审核工作。

三、资料审核

经审核,该项目上报的新增耕地核定资料齐全,电子扫描资料与纸质资料内容和数据一致,符合新增耕地资料提交要求。

四、相关指标数据审核

经审核XXX项目新增耕地指标XX.XXXX公顷(其中:水田XX.XXXX公顷,旱地XX.XXXX公顷);新增水田指标XX.XXXX公顷(其中:新增耕地中水田XX.XXXX公顷,旱地改造为水田XX.XXXX公顷);耕地质量等别提升面积XX.XXXX公顷;新增产能指标XX.XX公斤(其中:新增耕地新增产能XX.XX公斤,提质改造耕地新增产能XX.XX公斤)。以上数据与该项目的相关报告和文件数据一致。

五、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审核

经审核XXX项目新增耕地平均质量等别XX.X等(其中:水田XX.X等,旱地XX.X等);提质改造耕地提质改造前平均质量等别XX.X等(其中:旱地改造为水田XX.X等,耕地质量等别提升XX.X等);提质改造耕地提质改造后平均质量等别XX.X等(其中:旱地改造为水田XX.X等,耕地质量等别提升XX.X等)。以上数据与该项目的相关报告和文件数据一致。

六、相关工程数据审核

(一)土地平整工程

叙述该项目审核结果的相关土地平整工程数据。

(二)田间道路工程

叙述该项目审核结果的相关田间道路工程数据。

(三)灌溉与排水工程

叙述该项目审核结果的相关灌溉与排水工程数据。

(四)其它工程

叙述该项目审核结果的其它工程数据。

经审核,以上工程数据与该项目建设目标相匹配,满足新增耕地指标、新增水田指标、新增产能指标等需求。

七、审核结果

XXX项目经市(州)审核,该项目提交的新增耕地核定资料齐全、格式正确;相关指标数据与该项目提交的相关报告和文件上的数据一致;相关工程数据与该项目建设目标相匹配,满足该项目所产生的指标需求。该项目新增耕地经我局实质性审核通过,同意上报省级复核。

XXX自然资源局

XXXX年XX月XX日

附件10

外业抽查工作要点

一、工作方式

运用国土调查云工作平台、天地图遥感影像、无人机航拍影像等技术手段,结合项目立项、验收资料,实地开展外业抽查核实工作。

二、抽查内容

(一)新增耕地来源

1.新增耕地区域范围是否明确清晰。项目区实施前后,新增耕地区域范围内地形地貌(或微地貌)是否发生变化,对没有发生变化的项目要实地核查工程项目是否真正实施。

2.新增耕地来源是否真实可靠。新增耕地来源图斑区域地表坡度是否在25°以内;通过田土坎削减、当地农户自行开发、灾毁地复垦、其他地类开发等获得的新增耕地,是否有明确的图斑和具体位置。涉及新增耕地图斑较多的,要抽查一定比例的图斑,或抽查覆盖的区域范围。

(二)新增耕地利用状态

1.新增耕地地类是否真实

新增耕地区域现状地类应与报备地类吻合,并处于正常耕种利用状态。

新增耕地区域是否存在建设占用、设施农业占用等情况;耕作层是否保持良好,是否存在开挖、取土、压占损毁等情况。

2.是否落实后续管护

是否存在撂荒、新增水田区域或旱改水区域改种旱作、新增耕地区域种植非粮食作物等情况。

(三)新增耕地质量状态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是否合理。比照周边同区域的耕地质量情况,核实补充新增耕地项目耕地质量低于、等于或高于周边耕地质量的比较结果。是否存在明显高于周边同类耕地质量的新增耕地区域。

(四)工程建设状况

1.配套工程设施是否满足项目实际需要

新增耕地或提质改造区域,项目配套工程是否按项目设计组织施工建设,能否达到或满足新增耕地区域生产、生活、生态需要。

田间道路设施的建设类型规格标准及通达使用情况是否符合标准;灌溉水源的类型及保障程度、配套灌溉排水设施的类型规格标准及使用及功能发挥情况是否正常;配套田间基础设施是否匹配等。

2.工程建设内容是否真实

是否开展土地平整工程,平整区域是否有明确位置范围,平整工程是否改变或影响局地地形地貌变化。田土坎削减区域是否存在相应地类的灭失或减少。

埂坎修筑、覆土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新增耕地区域石砾含量或岩石出露以及新筑土体构型或有效土层是否满足作物生长要求。



相关新闻